加强市区初级中学学籍管理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初级中学、各民办学校: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确保我市初中招生工作规范、平稳、有序,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应新时期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基[2008]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等文件的通知》(教基[2009]11号)和市教育局《关于2011年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蚌教基[2011]1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初中学校实际,现就我市初中招生和学籍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初中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初中学籍管理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稳定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有效控制择校,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明确初中学籍由市教育统一管理的规定
为了确保我市初中和高中招生工作有序进行,杜绝不必要的疏漏,从今年秋季开始,初中学籍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积极配合,各初中学校具体实施。
三、具体要求
(一)初中七年级学籍
1、各初级中学初中七年级学籍由对口小学毕业班学生和跨区分配学生组成。
2、市教育局在每年7月10日前将市区各初中新生名单下发到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各公办初级中学,各初级中学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学生名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招生,原则上不得招收学籍名单以外的学生。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按照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有关规定实行无障碍入学,由市教育局指导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安排就近入学,任何学校不得无故拒收。
4、各民办初中根据学生和家长意愿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招收学生,并在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新生名单至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将新生名单下发到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各民办初中。
5、各初级中学(含民办初中)在招生结束后,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上报新生名单,经市教育局最终审核批准后,市教育局将确认的新生名单下发至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各初中,各初中学校按照规定编制和生成新生学籍,并做到电子学籍系统(或电子学籍)和纸质学籍两统一。
6、各初中学校于每年九月中旬将新生学籍上报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于九月下旬将新生学籍报市教育局。
(二)学籍管理
1、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初级中学共同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和纸质学籍,并保持学籍的一致性。
2、初中的转学、休学证明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发。
3、由外地或外校转入的初中学生,每月底前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后,批转给有关初中学校和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学校和有关区按照市教育局编制的学籍号加入到电子学籍系统;以保持与市教育局学籍信息的一致。
4、由本市转往外地的学生,转学审批由市教育局随时办理,学籍变动信息由市教育局批转给有关初中学校和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学校和有关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及时在电子学籍系统消除转出学生学籍;以保持与市教育局学籍信息的一致。
5、学生休学由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通知学校和有关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更改电子学籍信息。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时,由学校向市教育局申请,市教育局批准后,由学校和有关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加入电子学籍系统,以保持与市教育局学籍信息一致。
6、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初中学校要及时做好电子学籍的更新和备份,以防学籍数据的错漏或丢失。
7、初中毕业证书发放名单将按照市教育局学籍库中名单发放。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录取有关学籍信息以市教育局学籍库为准。
(三)规范管理
1、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础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各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省市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实施,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市教育局将学籍管理纳入对各县区督导考核体系和对各初中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并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内容,严格管理,严肃规范。
3、秋季开学后,市教育局将对各区和各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对严重违反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将按照省市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罚,并作为下年度省示范高中录取分配指标的重要依据。
本通知自发出之日实施。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主题词:教育 初中 学籍管理 通知
蚌埠市教育局办公室
共印70份
附表1
蚌埠市普通初中学生休学申请表
学 校 |
|
姓 名 |
|
性别 |
| ||
年 级 |
|
所在班级 |
| ||||
学籍号 |
|
地区学号 |
| ||||
申 请 理 由 |
| ||||||
班主任 意 见 |
| ||||||
学 校 意 见 |
| ||||||
主 管 部 门 意 见 |
| ||||||
休学时间 |
|
复学时间 |
| ||||
注:1、本表由学校负责填写,并审核上报。
2、本表一式三份,审批后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初中学校各留存一份。
附表2
蚌埠市普通初中学生转学申请表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学籍号 |
|
地区学号 |
| ||||
原住址 |
| ||||||
现住址 |
|
户籍所在地 |
| ||||
拟转入学校 年级 |
| ||||||
转学原因 |
| ||||||
转出学校 意 见 |
| ||||||
转出学校 主管部门 意 见 |
| ||||||
转入学校 意 见 |
| ||||||
转入学校 主管部门 意 见 |
| ||||||
注:(1)本表一式四份(转出、转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各留存一份),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市、县(区)教育局。
(2)必须填写学籍号和地区学号,栏目不得空白。
(3)学生须持户口簿和相关材料办理转学手续。
附表3
蚌埠市初中转学(转入)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学校(盖章) 校长签字:
序号 |
学生姓名 |
性别 |
转入年级 |
从 何 处 转 入 |
转 入 原 因 |
学 籍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此表必须于每学年九月中旬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2、此表填报的学生须经市教育局基教科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未经审批同意,学校不得自行办理转学手续。
附表4
蚌埠市初中转学(转出)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学校(盖章) 校长签字:
序号 |
学生姓名 |
性别 |
转出年级 |
转 往 何 处 |
转出 原 因 |
学 籍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此表必须于每学年九月中旬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2、此表填报的学生须经市教育局基教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未经审批同意,学校不得自行办理转学手续。
附表5
蚌埠市初中休学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学校(盖章) 校长签字:
序号 |
学生姓名 |
性别 |
年级 |
休学起止时间 |
休 学 原 因 |
学 籍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此表必须于每学年九月中旬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2、此表填报的休学学生须经市教育局基教审核同意后,方可休学。办理休学需提供家长申请、市教育局休学申请表、县级以上医院休学证明、住院费用结算单。
附表6
蚌埠市初中复学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学校(盖章) 校长签字:
序号 |
学生姓名 |
性别 |
休学起止时间 |
休学年级 |
复学时间 |
复学年级 |
学 籍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此表必须于每学年九月份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附表7
蚌埠市初中学籍统计表
学校(盖章): 入学年份 学生数: 其中女 人 班主任:
学籍号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年月 |
户籍所在地 |
家庭住址 |
父或母姓名及工作单位 | |
姓名 |
工作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